生态承载力理论内涵

什么是生态承载力,简述其调控方式?

什么是生态承载力,简述其调控方式?

生态承载力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生态承载力的提出对于承载力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单因素承载力相比,生态承载力更多地关注生态系统的整合性、持续性和协调性,生态承载力的提出为实现由单纯支撑人类的社会进步变成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环境承载力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又称环境承载能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 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是环境系 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 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 的干扰并重新调整的自组织能力,它反映了人类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
从指标分析的角度,它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资源供给指标,如水资源、 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②社会影响指标,如经济实 力、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和人口密度等③ 污染容纳指标,如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状况和污染 物净化能力等。
它的概念起源于环境容量,起初仅 限于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的消纳能力,在科 学
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它的内涵逐渐扩展,更接近于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从资源、人类社会、纳污环境 这一综合系统出发,以新陈代谢的视角解剖整个系 统的运行过程。
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与环境容量不加 区别,有时存在与生态承载力的混用,但环境容量和 生态承载力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

什么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是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环境承载能力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量之一。为了方便量化,环境承载能力划分为环境能够容纳污染物的量;环境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能力;环境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