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乒赛马龙波尔

马龙输波尔几次?

马龙输波尔几次?

马龙从出道以来就不停地和波尔交手,两个人15年来一共交锋过20次,马龙16胜4负占据压倒式的优势。
2005年瑞典公开赛8进4波尔4-2马龙。
2008年世界杯半决赛马龙3-4不敌波尔。
2010年团体世乒赛男团决赛,波尔3-2逆转马龙。
2017年世界杯半决赛马龙3-4波尔。

如果马龙和波尔互秀双刀流,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乒乓球换手击球技术会普及?

在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中,波尔对马龙的比赛中,惯用左手的波尔被马龙“调右压左”,回了一个右手大角度的球,眼看回天无力,谁知波尔竟然换成右手,回了马龙一个正手大角度的球,龙队猝不及防,波尔逆转得了一分!
这个球给人印象深刻,花哨而实用。
那么,乒乓球是否存在一个换手击球的趋势呢?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较之于其他运动,仅靠一些运动天赋是远远不够的。
乒乓球运动员需要更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才能形成有效的、稳定的技术风格。这种训练让其神经系统和动作协调性日渐稳定,其技战术能力和体系逐步成型。
这种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每年大约需要一万多个小时的刻苦训练。
如果换成非常用手,那就需要转换成另一个动作和技术体系。这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难以解决的。
那么是不是一旦训练成了,其得分能力会成倍提高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因为第一,一个技术的打造,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不会稳定、可靠;第二;正反手的训练,往往会相互干扰;第三、非常用手的攻防能力,远不如常用手。
所以,与其下大力气训练换手击球技术,还不如把常用手的能力达到极致,从而形成有效稳定的得分能力。
当然,作为一种花哨的动作,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妨偶一为之,有枣没枣打一竿。
而作为业余爱好者,却可以借此秀秀球技,增加一下观赏度。
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换手击球不会成为主流。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没有限定~
乒乓球为什么不能“双刀会”呢?
是想,如果左右开弓,场面何其壮观 !

乒乓规则是否允许左右手持拍,业余选手就有左右手持拍打比赛的,打的还真不错。挺有欣赏性的。

很显然不会的
99%的情况下,都是靠步法来完成走位
在走位来不及的情况下来一板双刀过渡
请试想一下,是换手快还是脚跑得快?
换手后板型怎么来得及调整
在职业选手对抗时,中近台对抗,即使是单刀也是凭借意识在触球,这时候来换个手,不输才怪
我反正没有见过中近台双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