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劲十二式的练法

为什么有人说内家拳劲的练法已失传?

为什么有人说内家拳劲的练法已失传?

我接触过很多内家拳师,有练形意的,有练大成的,也有练太极的,自己的同事里有梁派八卦的入门弟子,这些人都是身俱几十年的功力,身手都很不错。但总的来说,他们的身上无外是肌张力与间架力,並不是真正的内力拳劲。直到二十年前见过一个习练道家功夫的太极拳老师之后,才算窥得一絲太极内劲(内功)的影子,仅管是管中窥豹,但必竟是见识了,反过来再看一些人们习练的内家拳,也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出东西,不出功夫啦。王芗斋先生曾经说过:拳本服膺,有法也空,拳是有形意,意是无形拳。注重了套路,是舍弃了根本。听练八极的朋友讲,李书文当年推‘易筋经"时(非现在少林的这套易筋经)手指可发光,想想这得什么样的功力与能量?有些东西不是在东西本身,而在东西之外。我们是该好好反思啦!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是如何统一的?

书法的飞动也好,稳健也罢,皆出于书法人的心手,书法人心手达到的程度则是文化底蕴和书法造诣相贯通的结果。单就书法造诣而言,苦练到一定程度方能达到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程序,再与作品内容的理解相结合,便可完美表达书法作品的意境。
而这里讲到的飞动,应是指书法进行中较快的运笔速度,所对应的是稳健的运笔,说白些就是指行笔的快与慢,疾与涩,着墨的润与枯,重与轻。看似简单的问题,确是书法美学中所反映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糸,反映在作品中则表现为字的体势和章法。
这种飞动与稳健的呈现,大多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体,您要在楷书里飞动那就不成体统。总体说,书法稳为呈体,快为取势,古人多有论及。虞世南说“草即纵心奔放…”。孙过庭说,“草贵流而畅”,翻译过来:草书以奔放畅快为佳。张怀瓘则说:“龙虎威神,飞动增势”,更说道“风骨为体,变化为用”。
那么如何才能得心应手掌控这种运笔的飞动和稳健呢?本人以为除了苦练还要讲求其他。比如执笔,许多人讲了许多方法,关键是要窍。唐书法家蔡希综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苏轼更有妙论:“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当使指运而腕不知”。这种执笔的微妙要书者自己体会才能得法。
当然,一幅书法作品中,何处当疾,何处当缓,是与您所书字体章法及对作品内容的表现而定,很难几句话表达清楚,也是考量书法人的文学素养和对书法意境的表现功力,应由友们自己去品味。
个人理解,有误欢迎批评。 谢友邀!